1861年9月2日《中德通商条约》在天津签订(2024-9-2已更新)
任务文章(作)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的签订,也激发了德意志企求从中国攫取特权的欲望。当时的德意志尚未统一,以普鲁士为最强。普鲁士派出了远征队,其中包括一个以艾林波为首的外交使团和3艘军舰,代表普鲁士和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各邦,要在中国取得与英、法、美、俄四国在华同等的权利与地位,并不惜采用敌意的示威行动以胁迫清政府谈判签约。1860年初,普鲁士远征队出发,1861年(咸丰十一年)3月到达上海,不久又到达天津。
1961年5月,普方提出谈判签约事宜,既对清政府进行威胁,又对清政府进行诱骗。谈判进行了三个多月,最后,清政府迫于压力,妥协让步。9月2日,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崇纶与普鲁士及德意志各邦的代表艾林波签订了《通商条约》。
中普《通商条约》共42款,另附"专条",主要内容有:1.在条约交换批准5年之后,允许普鲁士使节进京居住。2.普鲁士及德意志各邦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3.允许普鲁士及德意志各邦民人家属在广州、潮洲、厦门、福州、宁波、上海、芝罘、天津、牛庄、镇江、九江、汉口、琼州、台湾、淡水等口居住、贸易,"至于赁房买屋、租地、造堂、医院、坟茔等事,皆听其便。"4.普鲁士及德意志各邦在中国均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5.普鲁士官船(军舰)可驶入中国各口,"船上水师各官与中国官员平行相待"。
中普《通商条约》是普鲁士强加在中国身上的不平等条约。这个条约的签订,表明中国与普鲁士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也使得普鲁士取得了与英法等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同等特权,为普鲁士在中国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创造了便利条件。中普《通商条约》签订10年后,德意志统一,这个条约为德国所继承,成为中德间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 1958年8月30日中国第一座原子反应堆回旋加速器开始运转(2025-8-30已更新)
- 1981年8月30日伊朗总统拉贾伊被炸身亡(2025-8-30已更新)
- 1982年8月30日苏联发射核动力海洋监视卫星(2025-8-30已更新)
- 1991年8月30日我国开始全面清理“三角债”(2025-8-30已更新)
- 1998年8月30日印尼专门调查委员会表示要查清5月骚乱(2025-8-30已更新)
- 1989年8月30日何振梁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副主席(2025-8-30已更新)
- 1850年8月30日檀香山(火奴鲁鲁)建成(2025-8-30已更新)
- 1956年8月30日毛泽东论“球籍”(2025-8-30已更新)
- 1983年8月30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首次实现航天飞机黑夜发射(2025-8-30已更新)
- 2016年8月30日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馆遭袭击发生爆炸(2025-8-30已更新)
Copyright © 2019-2025 shaob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276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