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0月24日“中山舰”被日本飞机击沉 50年后打捞出水(2024-10-24已更新)
任务文章(作)1938年10月24日,『中山舰』在武昌金口赤矶山一带江面巡防时,被日本飞机击沉。『中山舰』沉没的位置在离汉口26公里处的三号码头沌口水域,舰首朝着汉口,舰身向左呈85度角侧卧在礁石板上,舰的首尾距水面分别为19米和16米。『中山舰』原名『永丰舰』,是清宣统二年(1910年)8月在日本三菱船厂订购的,造价为68万日元。民国二年(1913年)造成后由袁世凯政府的海军部接收,编入海军第一舰队。中山舰在我国近现代历史上具有极其特殊的历史价值,是中华民族和世界人民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山舰原名永丰舰,1925年4月13日,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正式被命名为中山舰。1938年10月24日,中山舰在武汉参加抗日的战斗中,不幸被日本飞机炸沉。在其25年的服役中,先后经历了护法运动、孙中山广州蒙难、中山舰事件、武汉保卫战四大历史事件,它不仅记载着孙中山先生经历磨难、矢志救国的坎坷历程,记载着孙中山先生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功绩,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抗击侵略、英勇献身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1988年5月3日,『中山舰』打捞工作开始,潜水员已从舰上取出调压器、炮弹、钢板、铜扣件、栏杆和钢绳,以及烧焦的船板等物。至1997年1月28日上午10时许,一代名舰———中山舰才在湖北省武汉金口镇附近长江水域缓缓浮出水面。至此,中山舰整体打捞工作至此圆满完成。中山舰的打捞工作一直受到海内外同胞的关注和支持。1988年,湖北省开始打捞的准备工作。1996年底,湖北省成立了由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大强为首的打捞工作领导小组,1996年11月12日,即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纪念日,打捞工作正式开始。担任此次打捞任务的是重庆长江救助打捞公司,为保证打捞工作万无一失,曾派出70多名潜水员,潜水近百次察看、测量,制订了『双驳抬撬』方法打捞。中山舰出水后移至下游18公里处的湖北船厂,采用科学方法,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全面修复。同时,在中山舰沉没地———武昌金口规划3000亩土地,兴建综合性的中山舰陈列基地,使之成为大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修复工作于1999年11月12日正式开工。




- 2001年8月27日中国水利、水文学专家黄万里病逝(2025-8-27已更新)
- 1922年8月27日日本三月首相宇野宗佑出生(2025-8-27已更新)
- 1624年8月27日民族英雄郑成功诞生(2025-8-27已更新)
- 1988年8月27日土壤学家宋达泉逝世(2025-8-27已更新)
- 1910年8月27日中国大学士鹿传霖逝世(2025-8-27已更新)
- 1941年8月27日德军渡过第聂伯河(2025-8-27已更新)
- 1910年8月27日著名天主教慈善工作者特蕾莎修女诞生(2025-8-27已更新)
- 1929年8月27日阿拉法特出生(2025-8-27已更新)
- 1999年8月27日俄军队清剿车臣非法武装(2025-8-27已更新)
- 1949年8月27日东北人民政府正式成立(2025-8-27已更新)
Copyright © 2019-2025 shaob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276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