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2月20日我国南极长城考察站建成(2025-2-20已更新)
任务文章(作)南极地衣
1985年2月20日,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长城站胜利建成,标志着我国南极科学考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座南极考察站是我国南极健儿在短短的26天内经过顽强拼搏、昼夜奋战建设起来的。加上从两艘万吨轮卸下500吨建站物资和器材的时间,也仅仅用了45天。长城站的落成,结束了我国南极考察初期的帐篷时代,考察队员们再也不用住在简陋的充气帐篷里忍受风雪之苦了。
长城站是我国在南极的第一个科学基地,每年都有科学工作者来这里度夏或越冬,从事各项专题性的考察,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各种设施却缺一不可,因此有人称长城站是一座微型的袖珍城,真是一点也不夸张。
这里有长20多米,宽10多米的气象观测场,安装有各种气象观测器,它的气象观测记录从1985年元月开始持续不断,为南极气象科学研究积累了宝贵资料。坐落在站区西北角的发射天线和东南端的接收天线,以及分别高达28米和24米的菱形天线塔,构成长城站的耳目。站区北部有一座发电房,这是长城站的心脏,负责全站的供电工作。在Ⅰ号楼的后方,有贮放各种食品的库房,和贮放鱼肉鲜货的冷藏库。此外,在站区东部有一幢绿色木板房——原为长城餐厅,现在也是仓库。
这个面积约一平方公里的袖珍城,还有一个码头和一个可供直升机起降的简易机场,它们都为长城站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长城站位于南极的乔治岛,我国科学工作者之所以在这里选址建站,是因为这里有充沛的淡水源。在站区西部、西南和南部,宽浅的山涧洼地里散布着3个小淡水湖,离站区最近的西湖,清澈、平静,像一面莹润的镜子。湖的最深处可达10米,一道清溪由湖中溢出,从Ⅰ号楼与Ⅱ号楼之间,蜿蜒流过注入海湾,这便是于武衡同志命名的翠溪。长城站的供水主要依靠它呢。此外,还有一条水量非常丰富的溪流,也为长城站提供了充沛的水源。
南极的严冬来临,海上结起了一片片荷叶似的冰,也叫『荷叶冰』
南大洋靠近陆地的海域,有时可以见到虎鲸,也叫『杀人鲸』的身影
南极磷虾




- 2000年9月14日亚欧海底光缆全线开通(2025-9-14已更新)
- 1985年9月14日国家科委拟订了“星火计划”(2025-9-14已更新)
- 1944年9月12日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创始人彭雪枫牺牲(2025-9-12已更新)
- 1943年9月3日意大利向盟国投降图片集(2025-9-3已更新)
- 1981年9月15日北京地铁第一期工程正式交付运营(2025-9-15已更新)
- 1887年9月12日新文化运动代表钱玄同诞生(2025-9-12已更新)
- 2004年9月7日“中国人的骄傲——奥运会金牌大汇演”在港举行(2025-9-7已更新)
- 1997年9月7日前扎伊尔总统蒙博托客死摩洛哥(2025-9-7已更新)
- 1936年9月7日袋狼灭绝(2025-9-7已更新)
- 1987年9月15日台湾记者辗转来大陆采访(2025-9-15已更新)
Copyright © 2019-2025 shaob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276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