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2月23日俄罗斯著名作家A·H·托尔斯泰逝世(2025-2-23已更新)
任务文章(作)托尔斯泰像
A·H·托尔斯泰,1882年12月29日生于萨马拉一贵族家庭。1901年入彼得堡工学院,后中途离校,在象征主义影响下开始文学创作。第一本诗集《抒情诗》(1907),作者自认是『颓废派』的作品。第二本诗集《蓝色河流后面》(1911)和童话集《喜鹊的故事》(1910),表明作者努力摆脱象征主义的影响,继承了俄罗斯民间文学和现实主义的传统。短篇小说集《伏尔加河左岸》(1910)、长篇小说《怪人》(1911)和《跛老爷》(1912),都描写俄罗斯贵族地主的经济破产和精神堕落。由于作者尚未完全摆脱象征主义的影响,这些作品写得并不成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以战地记者身份上前线,到过英国和法国(1916),写了一些有关战争的随笔、特写以及小说和戏剧,如特写《途中寄语》(1915),短篇小说《美丽的夫人》(1916),和剧本《燕子》(1916)、《魔鬼》(1916)、《苦命的花》(1917)等。这些作品表明他的思想感情开始接近人民。
A·H·托尔斯泰热情地迎接了1917年的二月革命,但对接着发生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却不理解;出于困惑和恐惧,于1918年秋离开祖国,流亡巴黎,1921年又移居柏林。流亡期间对祖国的怀念使他写出自传体中篇小说《尼基塔的童年》(1920-1922)。他还写了后来作为《苦难的历程》三部曲第一部的《两姊妹》(1922),完成了长篇科学幻想小说《艾里达》(1922-1923)。从1923年起,A·H·托尔斯泰的创作生活开始了新的阶段,他首先写出一系列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优秀作品,如短篇小说《海市蜃楼》(1924)、《五人同盟》(1925),长篇讽刺小说《涅夫佐罗夫的奇遇或伊比库斯》(1924),科学幻想小说《加林工程师的双曲线体》(1925-1927),反映现代生活的小说《蓝色的城》(1925)等。代表作三部曲《苦难的历程》的后两部《一九一八年》(1927-1928)、《阴暗的早晨》(1940-1941)也在这个时期完成。
后来,他还写了一些著名作品,如《粮食》等。1945年2月23日病逝。
苏联作家阿·托尔斯泰
阿·托尔斯泰的作品《苦难的历程》插图




- 2000年9月14日亚欧海底光缆全线开通(2025-9-14已更新)
- 1985年9月14日国家科委拟订了“星火计划”(2025-9-14已更新)
- 1944年9月12日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创始人彭雪枫牺牲(2025-9-12已更新)
- 1943年9月3日意大利向盟国投降图片集(2025-9-3已更新)
- 1981年9月15日北京地铁第一期工程正式交付运营(2025-9-15已更新)
- 1887年9月12日新文化运动代表钱玄同诞生(2025-9-12已更新)
- 2004年9月7日“中国人的骄傲——奥运会金牌大汇演”在港举行(2025-9-7已更新)
- 1997年9月7日前扎伊尔总统蒙博托客死摩洛哥(2025-9-7已更新)
- 1936年9月7日袋狼灭绝(2025-9-7已更新)
- 1987年9月15日台湾记者辗转来大陆采访(2025-9-15已更新)
Copyright © 2019-2025 shaob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276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