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6年3月22日蓝正樽起义(2025-3-22已更新)
任务文章(作)蓝正樽,号元旷,麻林峒(今麻林瑶族乡)人,瑶族,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生,邑庠生。
清道光十四年(1834),蓝正樽与童生陈仲潮、雷克绍等在麻林高庵堂多次商议,拟定『除地痞』、『严客民』、『逐汉奸』等计划。提出『改庵为祠,以族化乡;鼓励勤耕,发展生产;广兴义塾,崇尚礼让』等建议。上报官府后,官府不但未予采纳,反而加紧迫害,蓝正樽多次遭到峒霸追捕,只得避匿圳源峒陈仲潮家。至此,蓝决心进行反清斗争。
蓝在陈仲潮家避匿期间,结识九龙庵和尚、『斋教』头领张永禄,便利用『斋教』作掩护,以斋教徒为基础,组织『龙华会』,向瑶民宣传反清主张,得到张永禄极力支持。接着,去黄崖、桃盆等峒串连,并派会员雷再行、蓝正耀赴大绢、麻林等峒暗地活动。饱受峒霸、官府重重压迫、剥削的八峒峒民纷纷响应,入会者近4000人。为防不测,在进峒必经的石门、鱼峒、黄桑、南风界、獐麂界、罗汉峒等隘口分设专卡,严密防守,并集铁工铸武器,伺机起义。
龙华会声威渐扬,不仅新宁、城步、武冈民众闻风归附,宝庆、衡阳等地饥民也纷纷投靠,峒霸、地痞迅急向县府告密,新宁知县欧阳熊急告宝庆府,率清兵三千前来进剿,在鱼峒口即被义军截击,全军败溃。
道光十六年(1836)二月初五,蓝正樽在九龙庵堂大扎将台,称王拜将,建立组织,正式宣誓起义。蓝正樽自称『卫王』,号元『刚建』。封张永禄为军师,罗才清、邹元佐、蒋玉元为大元帅,陈仲潮、陈久拔、陈仲德为敬贤师,张学修、张昌虎、杨再光为敬良师,李柏为将军,蓝正大管运粮草,颁布《王政十三条》。决定兵分三路,进攻武冈州城。
二月初六(1836年3月22日,距今已{sys:(year(now)-1836)}年)兵临武冈城下,知州诈降,义军直入时,伏兵四起,猝不及防,伤亡惨重,只得退守蔡家田塘蒋氏宗祠。当地团练头子张谦,假意犒劳义军,暗向州衙告密,加之义军内部有人变节,欢宴间,忽遭内外夹攻。蓝正樽杀出重围,与其他各部失去联系,身边只有儿子蓝琢玉,便携子化装逃往广西。张永禄和陈仲潮收集余部返圳源,清军又遣兵捕杀。陈仲德率领的小部义军突出重围后,隐于罗汉峒马股山,终因广西、湖南邻近各州县拥兵连营追剿,陈等40余人全部殉难。
蓝正樽父子逃往广西后,在金秀地区瑶族同胞掩护下,继续从事天地会的反清斗争,道光三十年(1850)病逝,终年61岁。其子蓝琢玉投太平军。




- 1993年8月31日大亚弯核电站一号机組並网发电成功(2025-8-31已更新)
- 2005年8月31日伊拉克北部阿扎米亚区发生踩踏事件 造成近1000人死亡(2025-8-31已更新)
- 1916年8月31日蔡锷东渡日本养病(2025-8-31已更新)
- 1945年8月31日罗伯特·孟席斯创建澳大利亚自由党(2025-8-31已更新)
- 1967年8月31日苏联作家爱伦堡逝世(2025-8-31已更新)
- 1944年8月31日波兰人在华沙起义(2025-8-31已更新)
- 1993年8月3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白皮书(2025-8-31已更新)
- 1876年8月31日奥斯曼帝国第34位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继位(2025-8-31已更新)
- 2010年8月31日2010年上海世博会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馆日(2025-8-31已更新)
- 1965年8月31日联合国宪章修正案生效(2025-8-31已更新)
Copyright © 2019-2025 shaob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276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