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3月23日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逝世(2025-3-23已更新)
任务文章(作)1939年3月23日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说的奠基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逝世。
1856年5月6日,弗洛伊德出生于摩拉维亚的弗赖堡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幼年随家迁居维也纳。1873年进维也纳大学学医。
1882-1885年任维也纳医院助理医师,开始研究精神病学。1885年短期赴巴黎学神经学。回国后任维也纳大学特聘讲师。
1895年,与医生布鲁耶尔合作发表了《关于歇斯底里症的研究》后,创作渐趋旺盛。1902年,弗洛伊德任维也纳大学客籍教授,并组织『星期三心理研究小组』,后发展成『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
1900年,弗洛伊德发表了《释梦》一书,这本书被认为是他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奠基作。
弗洛伊德在《释梦》中指出,从个人外在的表情和行为可以看出他内在的情绪动向和思想法则。因此,他提出:可以通过科学的眼光来了解人性的奥秘。在精神分析的理论研究中,弗洛伊德还提出了人性的两重性观点。他认为,在人的身上有着两股相对立的情绪,即攻击性和服从性,它既可能发展成建设性的正面情绪,又可能成为破坏性的消极情绪。
1906年,其学说得到国际承认。1936年,弗洛伊德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通讯会员。
弗洛伊德一生写有大量著作,重要的有《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病理学》、《关于性欲理论的三篇论文》、《精神分析论》、《在快乐原则之外》、《群众心理学和自我分析》、《自我和伊特》、《恐惧》等,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但在论述心理学、一般生物学和社会历史的现象时,他把人的需要生物化,将人的一切活动看成是本能表现,从而使其学说具有反科学的因素。
1938年法西斯德国吞并奥地利后,弗洛伊德流亡英国,于1939年3月23日死于癌症。




- 1993年8月31日大亚弯核电站一号机組並网发电成功(2025-8-31已更新)
- 2005年8月31日伊拉克北部阿扎米亚区发生踩踏事件 造成近1000人死亡(2025-8-31已更新)
- 1916年8月31日蔡锷东渡日本养病(2025-8-31已更新)
- 1945年8月31日罗伯特·孟席斯创建澳大利亚自由党(2025-8-31已更新)
- 1967年8月31日苏联作家爱伦堡逝世(2025-8-31已更新)
- 1944年8月31日波兰人在华沙起义(2025-8-31已更新)
- 1993年8月3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白皮书(2025-8-31已更新)
- 1876年8月31日奥斯曼帝国第34位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继位(2025-8-31已更新)
- 2010年8月31日2010年上海世博会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馆日(2025-8-31已更新)
- 1965年8月31日联合国宪章修正案生效(2025-8-31已更新)
Copyright © 2019-2025 shaob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276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