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3年5月12日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诞辰(2025-5-12已更新)
任务文章(作)尤斯图斯·冯·李比希 (1803-1873) 德国著名化学家。1803年5月12日生于德国里森的达姆斯塔特。他父亲是一个经营无机盐和颜料的商人,他在闲暇时就用这些东西搞化学实验,所以李比希从小就被领进了化学领域。1822年取得埃尔兰根大学博士学位。1824年在巴黎完成了一系列雷酸化合物的研究。从巴黎回国担任了吉森大学的化学教授,立即着手实施一项前所未闻的计划,那就是改革德国的传统化学教育体制与教学方式,探索造就新一代化学家的方法。李比希为实验室教学编制了一个全新的教学大纲,它规定:开始,学生在学习讲义的同时还要做实验,先使用已知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然后从天然物质中提纯和鉴定新化合物以及进行无机合成和有机合成;学完这一课程后,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独立的研究作为毕业论文项目;最后通过鉴定获得博士学位。李比希这种让学生在实验室中从系统训练逐步转入独立研究的教学体制,在他之前并未被人们认识到,而它为近代化学教育体制奠定了基础。
吉森实验室的创建、化学教学大纲的编制和李比希热诚而严谨的治学,使得化学教育运动在德国比在其他任何地方以更大的势头和更深远的影响发展起来,从而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学生拥向吉森大学,聚集于李比希门下。在李比希的精心指导下,通过实验室中的系统训练培养出了一大批闻名于世的化学家。其中名列前茅的有为染料化学和染料工业奠定基础的霍夫曼、发现卤代烷和金属钠作用制备烃的武慈、提出苯环状结构学说为有机结构理论奠定坚实基础而被誉为『化学建筑师』的凯库勒,以及被门捷列夫誉为『俄国化学家之父』的沃斯克列先斯基等。值得指出的是这些学生还在本国仿效吉森的做法,建立了一批面向学生的教学实验室,使吉森的化学教育模式在全世界得到积极推广,培养出众多著名的化学家,并形成了吉森一李比希学派,为世界化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基本化学原理方面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后期转向生物化学和农业化学的研究。在生物化学和农业化学方面,李比希研究了发酵和腐败的化学原理,他把化学应用到农业生产上,提出了植物的矿质营养学说,确定了恢复土壤肥力的施肥化学原理,倡导使用无机肥料来补充土壤中可能被耗尽的其它元素。




- 1978年5月4日《中国青年》杂志、《中国青年报》复刊(2025-5-4已更新)
- 1950年5月12日爱尔兰演员加布里埃尔·拜恩出生(2025-5-12已更新)
- 1940年5月12日日军执行“101号作战协定”空袭重庆(2025-5-12已更新)
- 1883年5月13日爱迪生发现在真空玻璃泡中金属板极通电流到热灯丝极(2025-5-13已更新)
- 1911年5月15日美最高法院裁定美孚石油公司解散(2025-5-15已更新)
- 1993年5月9日首届东亚运动会在上海举行(2025-5-9已更新)
- 1958年5月12日新中国第一辆轿车“东风”出厂(2025-5-12已更新)
- 1974年5月6日德国总理勃兰特辞职(2025-5-6已更新)
- 1992年5月5日我国九位专家新当选世界生产率科学院院士(2025-5-5已更新)
- 1905年5月14日袁世凯练成北洋新军(2025-5-14已更新)
Copyright © 2019-2025 shaob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276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