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9月14日我国与立陶宛建立外交关系(2025-9-14已更新)
任务文章(作)立陶宛,全称立陶宛共和国。意为『多雨水的国家』或『(河水)流动』。位于波罗的海东部,面积65200平方公里。人口371.3万(1996),81.6%为立陶宛族,8.4%为俄罗斯族,7%为波兰族,余为白俄罗斯族、乌克兰族等。官方语言是立陶宛语。主要信奉天主教(立陶宛人和波兰人),其次是东正教(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等)。首都维尔纽斯。资源贫乏,主要有煤炭、矿物、建筑材料等。森林覆盖率为26.4%。工农业较发达。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400美元(1995)。货币名称立特。工业以发展消耗金属少的工业部门著称,如电子、电机和无线电器材、计算机设备、仪表和机床制造。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粮食不能自给。主要出口产品为食品、饮料、烟、纺织品、机床、电子设备、畜牧产品;进口黑色金属、化工制品。公元1240年建立立陶宛大公国。1569年与波兰合并为波兰立陶宛王国。1795年和1814年曾大部或全部并入俄罗斯。立人民参加了1905~1907年的革命、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918年2月16日,立宣布独立(国庆日),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40年6月,苏军进入立陶宛。1940年7月21日成立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8月3日加入苏联。1989年12月立陶宛共产党宣布脱离苏共。1990年3月11日正式宣布独立,改国名为现名,恢复1940年前的国旗、国徽。1991年9月6日获苏联国务委员会承认。9月17日加入联合国。1991年9月14日同中国建交。




- 1890年9月15日英国侦探小说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出生(2025-9-15已更新)
- 1998年9月10日我国民航史上首例大型客机迫降成功(2025-9-10已更新)
- 1990年9月5日邓小平为“希望工程”题名(2025-9-5已更新)
- 1905年9月5日日本比谷骚乱事件发生(2025-9-5已更新)
- 1932年9月13日日本向我国东北武装移民(2025-9-13已更新)
- 1932年9月15日日本正式承认“满洲国”(2025-9-15已更新)
- 1918年9月4日徐世昌当选为总统(2025-9-4已更新)
- 1998年9月4日《汉语大词典》光盘问世(2025-9-4已更新)
- 1995年9月12日最权威福尔摩斯扮演者 英国演员杰里米·布雷特逝世(2025-9-12已更新)
- 1991年9月2日墨西哥外交家、政治家阿方索·加西亚·罗夫莱斯去世(2025-9-2已更新)
Copyright © 2019-2025 shaob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276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