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2025-9-15已更新)
任务文章(作)《青年杂志》创刊号
1915年9月15日以《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月刊,陈独秀主编。陈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自第2卷(1916年9月)改名《新青年》,自此成为反封建和鼓吹民主革命的中心刊物。自1919年1月第6卷改组编委会,由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尹默轮流编辑。在『五四』运动前后,以鼓吹民主、科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曾刊载鲁迅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李大钊的论文《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主义的胜利》,陈独秀的论文《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等。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反对封建伦理道德、呼唤人性的觉醒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自1920年9月第8卷,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中国共产党成立,一度成为党中央的机关刊物,陈独秀主编。1922年7月休刊。1923年6月改出季刊,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理论性机关刊物,迁广州出版。自1925年4月改为不定期刊物,次年7月停刊。
『二次革命』失败后中国时局变化使陈独秀深受刺激,他认为在中国搞政治革命没有意义,而欲『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经过努力,上海群益书社应允发行由陈主编的《青年杂志》。
陈独秀所写的发刊词《敬告青年》是该刊的纲领性文章。该文开明宗义指出『人权说』『生物进化论』、『社会主义』这三事是近代文明的特征,要实现这社会改革的三事,关键在于新一代青年的自身觉悟和观念更新。他勉励青年崇尚自由、进步、科学,要有世界眼光,要讲求实行和进取。他总结近代欧洲强盛的原因,认为人权和科学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两个车轮。从而首先在中国高举起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新青年》的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敬告青年》一文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




- 1913年9月11日国务总理熊希龄组成“名流内阁”(2025-9-11已更新)
- 1984年9月1日中国第一个现代化露天煤矿移交投产(2025-9-1已更新)
- 1533年9月7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出生(2025-9-7已更新)
- 1990年9月14日国著名眼科专家、第一位角膜捐献者张晓楼教授逝世(2025-9-14已更新)
- 1941年9月4日纳粹包围列宁格勒(2025-9-4已更新)
- 1989年9月12日波兰团结工会组阁(2025-9-12已更新)
- 1911年9月14日沙俄总理斯托雷平遇刺身亡(2025-9-14已更新)
- 1993年9月15日环保组织起诉美两机构帮助设计三峡大坝(2025-9-15已更新)
- 1942年9月15日周恩来总结中共统一战线经验教训(2025-9-15已更新)
- 1944年9月6日赫尔利到中国调解国共关系(2025-9-6已更新)
Copyright © 2019-2025 shaob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276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