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3月29日陕西临潼农民发现秦始皇兵马俑(2024-3-29已更新)
任务文章(作) 图已处理(译)气势磅礴的秦始皇兵马俑军阵
公元1974年3月29日, 陕西省临潼县农民在秦始皇陵园东侧1公里处打井时,发现秦陶俑残片及铜镞、弩机等。
1974年7月, 陕西省文物考古部门组织考古队开始对该地进行勘察和清理,先后发现4个兵马俑坑,总面积为25380平方米, 属于秦始皇陵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此规模的随葬人俑在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与考古价值。
一号坑一角
已发掘了3号坑的全部和1号坑、 2号坑的一小部分,4号坑是未建成就废弃的空坑。据发掘部分可知,1号坑是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面阔9间、四周环绕回廊、四边各有5个门道的地下大厅。2号坑呈曲尺形,分成各自独立又互有联系的4个部分。 3号坑呈凹字形,是3个厢房相通的建筑。各坑内均布满大型兵马俑。一号坑发掘部分只占全坑面积的七分之一,出土木质战车8乘, 各类武士俑1087件。
二号坑
这些兵马俑排列有序,队形整齐,组成前锋、左右两翼及中部车与步兵排成主阵的庞大阵容。出土兵器多是实用的青铜兵器,个别的为铁器。种类有戈、矛、戟、铍以及弓弩、铜镞等。前锋和两翼步兵俑手中多持弓弩,主阵中步兵俑则是弓弩和长兵器配合施用。战车上配备有远射的弓箭和格斗的戈、矛、短剑等。许多陶俑身上都雕塑出皮甲,有的则是金属铠甲的模拟物。
三号坑的战车方阵
兵马俑的大小、高矮都与真人真马相似。陶俑的雕塑是根据不同身分、不同年龄来设计的,面容神态各异。陶马形象准确生动,比例适度,体现出静中寓动的艺术效果。
秦兵马俑的发现,对研究秦代军队编制,武器装备、作战方式以及后吏服饰、雕塑艺术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铜车马表明我国当时的冶炼技术领先于其他国家




- 1993年5月1日斯里兰卡总统普雷马达萨遇害(2025-5-1已更新)
- 1963年5月1日我国第一艘远洋货轮“跃进号”沉没(2025-5-1已更新)
- 1945年5月1日纳粹战犯戈培尔自杀身亡(2025-5-1已更新)
- 1773年5月1日清朝开设《四库全书》编纂馆(2025-5-1已更新)
- 1592年5月1日著名耶稣会传教士汤若望出生(2025-5-1已更新)
- 1913年5月1日万人大会声讨袁世凯(2025-5-1已更新)
- 1961年5月1日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废除选举制(2025-5-1已更新)
- 1927年5月1日广东海丰、陆丰农民起义(2025-5-1已更新)
- 2011年5月1日本·拉登被美军击毙(2025-5-1已更新)
- 1950年5月1日中央号召开展大规模整风运动(2025-5-1已更新)
Copyright © 2019-2025 shaob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276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