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11月2日美籍荷兰化学家德拜去世(2025-11-2已更新)
任务文章(作)
彼得·德拜(Peter Joseph William Debye,1884~1966),美籍荷兰物理学家、化学家。1884年3月24日生于荷兰马斯特里赫特,1900年进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学习,1905年获得电机工程师称号。1906年A.索末菲应邀从亚琛到慕尼黑大学,他带德拜同往。1908年德拜在慕尼黑大学获博士学位。1911年去瑞士继A.爱因斯坦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教授。以后曾在荷兰乌得勒支、德国格丁根、莱比锡等大学任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教授。
1934年纳粹上台后的第二年,他到柏林受命为威廉皇帝协会建立物理研究所,德拜把它取名为马克斯•普朗克物理研究所。当时德拜仍保留荷兰国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纳粹当局要他加入德国国籍,他断然拒绝,并于1940年去美国,任康奈尔大学化学系主任直到1950年退休。1946年加入美国籍。1966年11月2日在纽约的伊萨卡逝世。
德拜早期从事固体物理的研究工作。1912年他改进了爱因斯坦的固体比热容公式。他在导出这个公式时,引进了德拜温度的概念。1916年他和P.谢乐一起发展了M.von劳厄用X射线研究晶体结构的方法,采用粉末状的晶体代替较难制备的大块晶体。粉末状晶体样品经X射线照射后在照相底片上可得到同心圆环的衍射图样(德拜-谢乐环),它可用来鉴定样品的成分,并可决定晶胞大小。1926年德拜提出用顺磁盐绝热去磁致冷的方法,用这一方法可获得1K以下的低温(见超低温技术)。
德拜在盐溶液极化分子、分子偶极矩和分子结构理论方面也有重要的贡献。他定量地研究了溶质与溶剂分子间的联系,解释了稠密溶液中的一些反常现象。他在分子极化方面的工作,使人们对分子中原子排列的认识有了飞跃。在溶液理论中他引入一个被称为德拜长度的特征长度,描述了一个正离子的电场所能影响到电子的最远距离。德拜长度现在已成为溶液理论和等离子体物理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
由于在X射线衍射和分子偶极矩理论方面的杰出贡献,德拜获得了1936年诺贝尔化学奖。
2015年7月15日北京三里屯优衣库视频事件(2024-7-15已更新)
1993年5月5日甘肃、内蒙古、宁夏发生特大黑风暴 造成85人死亡(2024-5-5已更新)
2010年4月28日福建南平3·23南平校园凶杀案主犯郑民生被执行死刑(2025-4-28已更新)
- 2010年11月3日腾讯360之争全面升级(2025-11-3已更新)
- 1991年11月3日我国人体标本陈列馆建成(2025-11-3已更新)
- 193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成立西北革命军委员会(2025-11-3已更新)
- 1839年11月3日中英战斗穿鼻之战爆发(2025-11-3已更新)
- 1979年11月3日美“柏伽索斯112号”卫星在大西洋坠毁(2025-11-3已更新)
- 2013年11月3日天文奇观“全环食”现身天宇(2025-11-3已更新)
- 1998年11月3日印尼骚乱调查报告出笼(2025-11-3已更新)
- 1900年11月3日阿迪达斯创始人阿道夫·达斯勒出生(2025-11-3已更新)
- 1983年11月3日英国将把狮身人面像胡须归还埃及(2025-11-3已更新)
- 1987年11月3日文学家梁实秋逝世(2025-11-3已更新)
Copyright © 2019-2025 shaob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276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