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4月3日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牺牲(2024-4-3已更新)
任务文章(作) 图已处理(译)
《革命军》著者邹容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民开展的民主主义革命运动风起云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在中国迅速传播,逐渐成为社会思想的主流。当时围绕着中国革命的前途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是维护帝制,搞君主立宪呢?还是推翻帝制,搞民主共和国呢?为了救亡生存,许多爱国志士在实践中摸索探求。邹容就是这个时期站在历史的潮头,以《革命军》作为进军的号角,将21岁的热血之躯,奉献给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事业的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宣传家。
邹容原名绍陶,字蔚丹,1885年生,四川巴县人,出身于富商家庭,自幼受维新书刊影响,萌发了革命思想。谭嗣同为变法壮烈捐躯,使少年邹容敬慕不已。他题诗明志,以谭的“后来者”自居,表示要“继起志勿灰”。1902年,为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邹容自费去日本留学。在东京同文书院学习期间,他一面关注祖国的命运,一面如饥似渴的阅读资产阶级先驱者卢梭、孟德斯鸠的著作和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接受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学说,并把它们变为扫荡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思想武器。1903年5月,一本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的书——《革命军》由上海大同书局正式出版。在这本书中,邹容开宗明义的提出,要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的皇权,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家,并为这个国家定名“中华共和国”。《革命军》为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敲响了丧钟,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吹响了号角,成为一篇名符其实的反帝、反封建的战斗檄文。在这部书的结尾,邹容高喊:“中华共和国万岁!”“中华共和国4万万同胞的自由万岁!”
这部书被誉为中国近代的《人权宣言》。孙中山赞誉它为“为排满最激烈之言论”,“能大动人心,他日必收好果”的作品。当时《苏报》主笔章士钊著文说:《革命军》“诚今日国民教育之一教科书也”。可见其宣传鼓动力量之巨大。这部书对当时日益高涨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潮起了极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满清政府惶惶不安,他们勾结帝国主义对革命党人进行残酷的迫害,查封了爱国学社和《苏报》,逮捕了章太炎和邹容等人。这就是1903年震惊中外的“苏报案”。
邹容在狱中受尽虐待,1905年4月3日,年仅21岁的邹容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但《革命军》一书风行全国,不少青年正是受这本书的鼓舞,走上了革命道路。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为表彰邹容的革命业绩,追授他“大将军”的军衔。生时“马前卒”,死后“大将军”,生动地记录了这位青年革命家短暂的一生和他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史上的特殊功勋。
2015年7月15日北京三里屯优衣库视频事件(2024-7-15已更新)
1993年5月5日甘肃、内蒙古、宁夏发生特大黑风暴 造成85人死亡(2024-5-5已更新)
2010年4月28日福建南平3·23南平校园凶杀案主犯郑民生被执行死刑(2025-4-28已更新)
- 1991年11月5日越南共产党领导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2025-11-5已更新)
- 1991年11月5日英国出版业巨子麦克斯韦尔遇难(2025-11-5已更新)
- 1990年11月5日瑞典发生特大抢劫案 1.4亿美元(2025-11-5已更新)
- 1964年11月5日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十月革命47年周年纪念活动(2025-11-5已更新)
- 2010年11月5日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投票权将升至第三(2025-11-5已更新)
- 1983年11月5日乌拉圭首都发生严重冲突(2025-11-5已更新)
- 2000年11月5日胡绳同志逝世(2025-11-5已更新)
- 1993年11月5日美五十年前西藏冰川失事飞机被发现(2025-11-5已更新)
- 1905年11月5日沙皇尼古拉二世残暴屠杀犹太人(2025-11-5已更新)
- 1913年11月5日《中俄声明文件》签署生效(2025-11-5已更新)
Copyright © 2019-2025 shaob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27661号-1